0. 引言
本文为「模型」类文章,关于文章分类的说明,请详见「认知层次模型」。
认知层次模型(CLM:Cognition Level Model)是我在提高学习效率中最常使用的模型,它可以我帮助我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知识内容的内部整合,同时,它也让我不再傲慢,本着更加谦虚的心去学习。
本文将讲解:
- 什么是认知层次模型 CLM
- 认知层次模型的价值分析
- 列举认知层次模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1. 什么是认知层次模型?
层次性做为系统的三大特性之一,任何一个主题在系统的视角下都可以被分为不同层次,分层、分类、分级的能力是一个人综合水平的体现。认知(具体请参考文章:《认知是什么?》),做为时刻使用的概念,它本身就是具备层次的,因此,认知层次模型也应运而生。
我会按照「道术器用」的方式对认知进行层次架构,所以,我的 CLM 如下图所示:
- 道
- 第一性原理、基石假设、三观体系
- 学科体系
- 关键概念
- 重要理论
- 思维模型
- 术
- 方法论
- 效应
- 体制、机制、体系
- 技术
- 方法、流程、步骤
- 经验
- 器
- 工具
- 清单、列表
- 软件
- 素材
- 用
- 行业
- 场景
- 案例
- 故事
我用一张图片来把这个列表综合呈现,如下图所示:
CLM 是认知层次模型的简写(具体见:《认知层次模型》),它可以帮我们快速形成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映射关系,形成对某一个概念的多维度理解和关联。
2. 认知层次模型的价值分析
CLM 这个层次模型究竟有什么用呢?为什么我要特别强调这样的一个模型,甚至用它来构架我的文章分类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它的价值。
2.1 有利于能力的提升
来看一下几个前提假设:
- 能力和价值是正相关,能力越强,价值越高;
- 能力就是产出成果,可以产出成果,就有能力;
- 能力的高低,指的就是产出成果的效率;
- 效率主要有对概念的掌握、对技能的应用而决定的。
如果,我们可以认同这四条假设,那么就可以形成一个结论:认知层次模型对于概念的掌握、技能的应用起着决定性的支持作用。
我在《认知是什么?》中已经提到了「概念」一词的广义定义,如果我们要更加灵活地掌握概念,必须要从不同的角度/维度来看待概念。比如,当我们提到「狗」的时候,你能想到哪五条完全不同的要点?如果你可以想到的维度越多,说明你对「狗」的概念也就越熟悉、越理解,也就越容易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个概念。我们用「狗」来举例子,可能很多人并没有感受,换一个词感受一下:「赚钱方法」、「千万富翁」、「幸福生活」、「两性关系」。
认知层次模型给出了四个层次、若干维度(关于维度的概念,请详见:《维度是什么?》),那么,对于任何一个概念,我们都可以利用 CLM 对该概念形成若干个维度的理解
,以「注意力」来看,你可以提出很多启发式的问题:
- 注意力可以应用在哪些场景?
- 你都经历过那些和注意力有关的故事?
- 管理注意力都有哪些工具?
- 注意力曲线是什么?
- 注意力和哪些学科有关?
- 注意力为什么那么重要?
当我们可以在不同维度上掌握了「注意力」的概念,一定要比那种听到注意力就想到玩手机会分心的人要具有更广阔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和理解的广度与深度,才能让自己在实践的时候游刃有余。
刚刚谈过了「对概念多维度」的理解,再来看看 CLM 对于技能应用的促进。技能是用来产出成果的,而「道术器用」四个层次中有三大层次都是和技能直接相关的,都是可以支持能力充分发挥的。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有助于系统的映射,理解力的提升,符合人类的认知方式
有助于
有助于能量级别的提升
为了澄清这个
不同人在不同的维度生活
有助于知识管理
对概念不同维度的理解
未来需要写关于认知的文章、维度的文章
以下内容留着写其他的东西
本文讨论的是「认知」的定义,以及对「认知」的层次划分及功用。每个人都在调用「认知」,但是,对于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我们却缺乏一个基本的理解。本文通过定义和区分,将为所有的学习者打下高效学习的基础。
文章的架构方式为:
- 定义:什么是认知
- 定义:什么是认知层次模型(CLM)
- 价值分析:从价值、学习、理解三个维度来看 CLM 的价值
- 模型应用:CLM 在不同领域(学习方向、学习方法、写作等)的应用
1. 为什么「认知」这个词火爆传播
进入 2017 年以来,「认知升级」
这个词突然之间引爆在互联网及学习圈,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泛都是现象级的,尤其是在创新、创造、创业的圈子里,每个人都要抓紧去了解相关的内容,以免深陷坑中。
各大神也纷纷发言或者亮出作品,比如尼斯贝特的认知三部曲、傅盛的认知升级三部曲、成甲老师用《好好学习》降维打到了学习圈,古典老师用《跃迁》降维打到了生涯圈,蔡垒磊老师的《认知突围》等等,都围绕在这个概念上了。(写到这里的时候突然发现,书籍出版物都是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也难怪在市场上引起如此大的轰动,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个新内容的快速传播,各路大神还要趋之若鹜,其关键原因是什么呢?我给出的答案是:
- 该内容可能满足了某隐藏的需求、解决了某痛点;
- 该内容可能提升了人们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效率。
对于「认知」一词的传播,我认为关键原因是后者,它大大提高了我们解释世界的效率,举个例子来看:
在互联网时代里,有的人的资源会越来越集中,越来越好,而有的人会越来越倒霉,过得越来越差,这究竟是为什么?
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
- 观点一:这就是运气问题,点背不能埋怨社会;
- 观点二:这说明你拜佛/信基督心不诚,所以被惩罚了;
- 观点三:这就是马太效应,你越有就越多;
- 观点四:这就是网络科学的非标度网络原理的具体现象。
其中,观点三和观点四的精准度、解释效率更高(同样的原理可以有效地解释其他领域的现象,并且可以解释的通)。
「认知升级」这个词,就是用解释效率更高的词汇来取代
但
CLM 是认知层次模型的简写(具体见:《认知层次模型》),它可以帮我们快速形成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映射关系,形成对某一个概念的多维度理解和关联。
认知或认识(英语:cognition)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心理功能。认知过程可以是自然的或人造的、有意识或无意识;因此,麻醉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系统学以及计算机科学在分析认知时,其分析的聚焦点以及脉络是不同的。
对认知进行研究的科学称为认知科学。
一个内容会快速传播
解释效率会提高
客观验证的和主管验证的
概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