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在指导学员制定日计划的时候,有一个问题简直要被问爆了,那就是:「老师,我对当天的时间预估总是不准确怎么办?」无论在哪一期的教学过程中,总是有人,并且是一大半的人会提出这个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想谈谈我的观点、看法,并且告诉你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并尝试解决它。我可能会谈到若干个维度,并且尽可能从你容易接受的维度入手谈起。

1. 预估不准怎么办?

这个答案是:调整,并且不断调准。

想想看,你面前有一本书,让你判断这本书的长度是多少?你做了第一次预估,觉得这本书长度为 30 厘米,但是,另外一个人告诉你,你说错了。你会怎么办呢?

还能怎么办啊?就再判断一次吧~当我们没有基本标准之前,「渐进逼近」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如果预估不准就持续预估吧,慢慢就能调整到准确的状态了。

2.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让自己预估地更准确呢?

那我们来聊一下,是什么决定着自己预估的时间呢?

假设一个任务 A,通过执行任务 A 可以得到最终自己期待的结果 M ,再假设从开始到结束一共需要 5 个步骤 Tn,每个步骤都有间隔 Sn,我们可以用一张图来表示这个过程:

我们假定这个任务在没有中断和打扰的情况下推进,则任务所需要的总时间 Time,就是每个任务的执行时间和每个间隔时间的总和。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表达:

Time(A)= ∑ Time(T1+……+T5+S1+……+S4)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推导出以下结论:

  • 如果想要精准预估时间,那就核算每个任务和间隔所需要的时间;
  • 由于人们通常会忽略间隔时间,所以,总是预估的不准确,有很多人完成一个任务之后要休息很长很长很长时间的,这就耽误了很多时间;
  • 如果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被中断,那么执行新任务的时间不能计算在原有 A 的预估时间中(比如你预估 A 需要 1 小时完成,但是由于另外一个任务 B 中断,并执行了 5 小时的 B,你就说 A 共花费了 6 个小时来执行,这是错的,A 不愿意背这个锅);
  • 如果有中断出现,你再次回到原有任务时,需要一些重启时间,很多人不计算这个时间。

总结一下,如果你希望更精准地预估时间,那就在「每个任务、每个间隔、每次中断、每次重启」上所投入的时间多考虑一下,你的预估能力就会提升的。

3. 你的问题真的是「怎么预估更准么?」

说实话,前两部分写的内容,有初中学历的人就可以想到答案的,为什么,做为一个成年人竟然问出:「我对当天的时间预估总是不准确怎么办?」的问题呢?注意,问题的落脚点竟然是在「怎么办 - How」上!

想想看,一个「结果」出现了,例如:「预估不准确」,一定是由很多原因构成的吧?比如原因 XYZ 共同作用导致了结果出现。那么,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竟然不去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问题出现」,而是直接问「怎么办」,只是改变结果有用么?

如果你是一个做月饼师,你做出的月饼相同的地方都有问题,那么,你是把每个月饼都调整一下,还是去改「月饼模子」呢?

既然这个道理这么简单,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直接问题「怎么办」的问题呢?

  • 因为大家都不思考么?
  • 因为大家都知道原因了,就直接略过了原因分析的阶段么?
  • 因为大家只是希望表达一下自己郁闷的情绪,并不想真正地解决问题么?
  • 因为别人问了,自己好像也有这个问题,于是跟风上前么?

我并不知道原因,但是我想说一点: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两个自己,一个积极主动希望自己越来越好,另外一个非常懒惰、平庸,它就想让你什么都不要考虑了,怎么舒服怎么来。我希望,你不要被那个直觉的自我控制了自己,要掌握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无意识地控制了,像个奇怪的机器人一样做着奇怪的行为。

所以,再遇到这样的问题,请你先问问自己:

  1. 我遇到了什么问题呢?问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2. 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 我要投放什么样的手段可以解决问题呢?
  4. 我要怎么监控自己的手段是否有效呢?

我想,只有直面现实、承担问题带来的挑战,而不是去表达情绪,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了!

4. 计划不如变化快,你应该怎么样?

所有人都会说这句话:「计划不如变化快」,这是真的么?

这是真的!这不仅是真的,还是常态,也就是说:计划就是比不上变化,或者说,你完全无法规划「变化的样子」。

我在《持续高效能成长的八个层次》的第一部分就讲了这个道理:只要有时间流动,变化就会出现,未来就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也同样说明了这一点:计划不如变化快。

为了讨论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把计划和变化换成专用的名词:期待和现实

  • 期待,就是我们想象中的样子,计划只是期待中的一种
  • 现实,就是实际中的样子,变化是现实的一种

期待和现实之间,一定是有不同的!想想看, 如果你对未来的期待最终都在现实中被验证,那说明你不是人,是神,你可以预见未来!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你就不是这篇文章所要帮助的对象了。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结论:无论你怎么优化你的预测,你都不可能 100%精准地预测每个任务要投入的时间。

既然,我们永远无法精准预估出任务的时间,那我们为什么还要预估呢?

5. 预估时间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就好像问孩子:「为什么你学着走路会跌倒,你还要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呢?」

我们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提前判断这件事情最终的结果,同时要根据结果分析任务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只有大约知道了每件任务的耗时,才能够对多个任务进行排布,才能够将最重要的时间投放在最重要的任务上,而不是平均分配或者是随波逐流。

心智的力量就是这样,心智不同的人在遇到相同的事情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就拿「预估时间」来说:

  • 心智不成熟的人,认为:计划不如变化快,所以完全不用计划,随波逐流就好了;
  • 心智成熟的人,认为:计划不如变化快,所以必须要做计划,这样才能应对变化。

面对时间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唯一应对的方式就是持续成长,找到最重要的事情,投入最有生产力的时间,不断产生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彻底从「不能准确预估时间怎么办」的问题中解脱出来。


ChangeLog

  • 2018-04-20 发布内容 by 易仁永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