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哥,你好:
很抱歉,没有能够及时回复你,为了赶产品,一直在追进度。关于社群运作,我通过下文介绍一下我的思路。
一、关于目标的 4 类产品
对于 C 端用户而言,和目标有关的产品主要有 4 大类:
- 时段目标。主要指日计划 - 周计划 - 月目标 - 季度目标 - 年目标 - 1-3 年目标 - 中长期发展战略及规划,同时还对应着同样维度的回顾。
- 单一目标达成。主要目的是形成一套方法,从面对问题/接到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用该方法论顺利推进目标实现。
- 执行。光有规划不够,最重要是要落地,可是,在落地效率上,影响因素就不仅仅是规划了,还包括元认知未启动、基本认知错误、事物发展规律影响、资源突变等……因此,“执行力”一直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 反思。面对发生的事情,通过不断追溯原因、原因结构、关键原因,寻找假设问题,并持续优化假设。
根据我的经验和感受
(没有数据支持,需要质疑),用户对这四类产品的需求顺序(从高到低)为:
执行 > 时段目标 > 单一目标达成 > 反思
但是,考虑和日事清相关性比较强的产品类型,排序就会变成:
单一目标达成(计划) > 时段目标 > 执行 > 反思
如果同时考虑产品频率
、对日事清发展的支持
、社群形态的可能性
、形成闭环产品
这 4个要素,我个人认为比较适合的排序应该是:
时段目标 > 单一目标达成(计划) > 反思 > 执行
因此,我也正在按照这个模式在开发产品,目前进度如下:
- 时段目标:季月周日目标管理 / 月周日目标管理工作坊正在推进中,进度约 80%;
- 目标达成术:目前研发完成,产品开发进度不足 30%;
- 反思训练营:目前产品内测一轮已经完成,但是需要投入我较多时间,尚不具备投入市场的条件;
- 执行力提升训练:目前研发已经完成,内容正在积累中,但不启动产品化,预计等到年底再说。
二、关于时段目标产品社群运作的思考
(一)产品形态
目前的产品形态有:
- 月周日目标管理工作坊
- 学习如何制定月目标
- 学习如何制定周计划
- 学习如何制定日计划
- 学习如何每天、周、月的回顾
- 学习如何将上述过程系统化
- 附送季度目标制定、答疑活动、产品库、知识库
(二)产品售卖方式
产品售卖方式
- 本产品每个月售卖一次;
- 如果一次性购买 3 个月,送季度目标制定方法一次;
- 如果一次性购买 9 个月,送季度目标制定方法 3 次,季月周日目标管理产品终身免费。
(三)导入产品可以
- 7 天周日计划体验训练营,每个月可以发起 2 期;
- 优秀学员在“月周日目标管理工作坊”中可以享受优惠;
- 可以慢慢找到超级用户。
(四)形成社群的可能
- 7 日周日计划体验训练营,可以做成小组竞赛机制;
- 一旦进入到了月周日,并且形成持续制定计划的激励体系来,依然有社群存在的可能;
- 为了加强社群留存,可能需要增加其他的部分,比如说:
- 榜样机制
- 小组机制
- 周会机制
- 月目标机制
- 终身版学员必须完成周计划才能成为终身版,周计划必须在社群里打卡
- 线下小组聚会机制
- 独特性问题解决机制
- 任务机制: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人如何做计划等,而本条目是具有最强不确定性的内容,随着灵感的投入,可以让社群变得活跃。比如大家共同搞定《日事清看板的 100 种用法》的出版物。
(五)一些灵感
目前,我要求学员的日计划做法是:
- 使用日事清的日程功能
- 将四象限改为:
- MIT3:每日最重要 3 件事
- 高手 6:如果你是高手,就再多做 6 件
- 人生重要的事情慢慢做:安排确定时间,必须做
- 临时任务:当日推进的时候,有全新任务增加的留存区
- 大家按照这个策略去做
如果系统可以形成这样的功能:能够判断谁参加了我的活动,能够统计每天是否填满 3 个 MIT 并完成,完成的计划数
有多少,并且生成排行榜就好了,这样我就可以对用户进行更精准的管理了。
此外,我还会在社群内去做内容运营,整理他们的内容,形成各类精选的知识库
。
对了,还有就是我需要一个问题库
,大家可以把自己的问题去提交,然后我们来进行解答,解答并被能够统计积分,类似知乎。
最后,我要在全国重新发起线下俱乐部,开始培养据点,我们也可以联合在一起做。
三、其他
关于时段目标管理的想法大约有这么多,未来还可以考虑不同形态的用法,比如说增加反思的部分、增加其他能力的介入来帮助目标更好地实现等。
我想的还是:中国最专业的成长者的社区,然后来构建。
ChangeLog
- 2018-03-08 发布内容 by 易仁永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