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因

北京幸福进化俱乐部群:

亲们,最近为知笔记好像有点问题,求靠谱的笔记工具😂

我回复:

我用的是:
- 内容:markdown文本
- 编辑器:MarkEditor
- 存储:iCloudDrive+Dropbox
- 渲染服务器:bitcron

之后有人质疑:

这么麻烦嘛,有普适性吗,是不是门槛高了点,不会怀疑为了工具而工具,但是看不出来优大于弊。

「永澄评价」诶,用“是否麻烦”来成为决策依据,这也真是够直觉的了。

然后我给出了展示。

二、整体展示

(一)汇总页

(二)范例页




还有其他功能:

  • 可以输出单篇文章的网站地址
  • 可以各种输出

最后总结:为什么要用笔记软件,这是关键问题。我觉得答案是:

  • 一切为了势能提升

因为输出>输入,人们都会对专题类的知识包感受到「吃惊」,立刻会产生势能感。

因此,在笔记体系搭建之初就要考虑到成果积累、势能积累、维度提升,这个如果思考不到,那用笔记系统干嘛?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完了呢?

总不至于是把网上的精彩内容保存下来吧?那就离根本目标更远了。

以上,就是我选择看似比较复杂的工具系统的原因——反脆弱性强。

看这里,我还有学习记录,这样:可以集中性地学习一个内容,可以有过程记录、形成结果。

这个大约才是积累的样子吧。

(三)他人范例

http://manage.bitcron.com,这个是秀燕的学习网站,各位看看,我们是一个技术选型。而只有这样,才能知道,我们是真正地学习过了。否则,凭什么你说你会呢,凭什么你说你学过呢?

再看一个范例:http://upup.liucheng.fun/mu-lu by 柠檬佳

三、综合总结

(一)选型原理

我的选型的核心是:

  • 反脆弱,这样不会死;
  • 势能运作,这样可以有非线性跃迁可能;
  • 形成包,这样符合作品声音的元规范要求;

而这个选型的价值在于:「分离」思维,这个思维方式太高级了!

  • 以前的web2.0是:内容、样式分离;
  • 而内容 + ME + BC则是:内容、结构、编辑器、服务器、渲染器分离,每个部分都可以独立编辑,系统简单、但是却拥有极强的可扩展、可自定义化。

小白看似负责,但是,高手明白:过了笨拙期之后,这是一个非常牛的工具选项。

(二)场景应用

  1. 可以立刻整合知识点,形成知识积累,见本文档
  2. 可以一键导出PDF
  3. 可以输出成网址:https://www.markeditor.com/file/get/645f2987955a690db015f6078d61074a?t=1520244813
  4. 可以一键排版,发布到微信公众号上
  5. 可以和同一个目录的文章导出成一本电子书
  6. 最后,一键输出成网站:http://inbox.runwith.cc/post/temparticle/180305-pkmtools,大家可以反复看啦

知识管理里面需要的,它都有了。所以,强力推荐我的PKM工具体系选型套路。具体内容见上述整理。

四、他人反馈

朱笋笋

开始也觉得麻烦来着,只是没有说,觉得让这么做肯定有这么做的道理[捂脸][捂脸]我今天才明白这么玩的用意[捂脸]

「永澄评价」:边际成本递减就好了,这都要递减到 0 了。

俊波

回看我的为知笔记,哇,成果笔记很多,然鹅,就放那里了[捂脸],虽然形成一个个小小成果,但没有形成包裹的势能感,达到一个从有到无的,包含各种元素的,可解决一个领域一个专题的产品。

这个成果包,里面由多个小小成果组合,组合后会发现很多小成果没有用,会删除丢弃,并聚焦形成,一个专题,而不是多专题多个成果的混合结果。

「永澄评价」这个反思很好的,但是,要记得:从一开始就要按照规划势能成果去做事,效果就会更好

药山老师

第一眼感觉,是这货在装13吧!又是markeditor又是iCloud的!显摆自己用mac咩?
第二眼感觉,我靠,这货输出太强大了吧!
第三眼感触!终于发现自己最大的差距是什么了!以前以为不如易仁永澄,是因为他学习能力强,学习时间多;而忽略了本质的,他的产品思维,系统化思维对自己势能拉升的作用

巴比反馈

[捂脸]我是这样画的…………我也不知道,只是这样思考好像更能通一些,虽然好慢,甚至有些笔记做三版才行,但这样做出来,比较有老大说的知识组块儿的感觉,我也不会手绘,这是 keynote 做的[呲牙]

「永澄评价」笨拙期,持续做

光牧

哇,我要把这个学走了,赶紧开课开课!

「永澄回复」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

注意这里有个表格:

没有这个表格,是无法产生体系的,只是零散的一个个点,是无法组合形成势能的。我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工具啦,等后面的 CEO 的课上咱们再讲,这样就会很方便地形成整个体系了。

五、其他要点

你觉得麻烦么?

因为你在笨拙期。


ChangeLog

  • 2018-03-05 群聊内容整理 by 易仁永澄